什么是DLC镜片镀膜?它有哪些特征与应用?

2025-04-24 派大星

在现代光学技术中,镀膜是提升镜片性能的关键工艺之一,常见的镀膜包括抗反射(AR)镀膜、防水镀膜、增透镀膜等。然而,在特殊应用领域(如红外光学、军工、医疗设备等),传统镀膜可能无法满足高耐磨、高透光的需求,尤其在一些特殊户外环境的一些光学产品,表面钢化则需要一种更加实用的镀膜方式,这时,DLC(Diamond-Like Carbon,类金刚石碳)镀膜便成为了一种理想选择。

 什么是DLC镜片镀膜?它有哪些特征与应用?

1. 什么是DLC镀膜?

DLC(Diamond-Like Carbon,类金刚石碳)是一种非晶态碳材料,其结构介于石墨(软质碳)和金刚石(超硬碳)之间。我们都知道,碳元素因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的不同结合方式,从而使其最终产生不同的物质。金刚石(diamond)—碳碳以 sp3键的形式结合;石墨(graphite)—碳碳以sp2键的形式结合;而类金刚石(DLC)—碳碳则是以sp3和 sp2键的形式结合,生成的无定形碳的一种亚稳定形态,它没有严格的定义,可以包括很宽性质范围的非晶碳,因此兼具了金刚石和石墨的优良特性;

 

因此,由类金刚石而来的DLC膜同样是一种亚稳态长程无序的非晶材料,碳原子间的键合方式是共价键,主要包含sp2和sp3两种杂化键,而在含氢的DLC膜中还存在一定数量的C-H键。它既具备类似金刚石的高硬度、高耐磨性,又拥有良好的光学透过率和化学稳定性。

 DLC镜片镀膜

DLC镀膜的主要特性

特性 /说明

高硬度 /硬度可达20-80 GPa(接近天然钻石),抗刮擦能力极强

低摩擦系数 /表面光滑,摩擦系数低(0.1-0.2),适合运动部件

化学惰性 /耐酸、碱、盐腐蚀,适用于恶劣环境

红外高透过率 /在8-14μm波段仍能保持高透光率(如88%以上)

生物相容性 /可用于医疗设备,如内窥镜、手术器械

 

2. DLC镀膜在光学镜片中的应用

DLC镀膜通常用于需要高耐久性+高透光率的光学镜片,例如:

红外热成像镜头(8-14μm波段)

激光光学系统(如CO₂激光镜片)

军用/航空光学设备(需抗沙尘、抗冲击)

医疗内窥镜(耐磨+生物相容性)

 

DLC镀膜 vs. 传统镀膜

镀膜类型 /优点 /缺点

AR镀膜(抗反射)/ 提高透光率 /耐磨性一般

MgF₂镀膜(氟化镁)/成本低,抗反射 /硬度较低

金属镀膜(如金、银)/高红外反射 /易氧化,机械强度低

DLC镀膜 /高硬度+高透光 /成本较高,需精密沉积工艺

 镜片镀膜

3. 为什么DLC镀膜在8-14μm波段仍能保持高透过率?

在红外光学(如热成像、激光传输)中,8-14μm是一个重要波段,但许多材料在此波段吸收较强,DLC镀膜能保持高透过率的关键在于具备低吸收率(DLC的碳键结构使其在中远红外波段吸收极低)、可调控折射率(通过调整沉积工艺(如PECVD),可使DLC的折射率匹配基底材料,减少反射损失)以及超薄均匀性(DLC镀膜通常仅几百纳米厚,不会明显影响红外光的穿透)。

 

典型数据:

单层DLC镀膜在8-14μm波段透过率可达 88%以上

结合AR镀膜(如一面AR+一面DLC),透过率可进一步提升至 90%+

 磁控溅射镀膜

4. DLC镀膜的制备工艺

DLC镀膜通常采用物理气相沉积(PVD)或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(PECVD)技术制备:

PVD(磁控溅射、电弧离子镀):适合高硬度DLC,但可能影响光学均匀性。

PECVD(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):可制备更均匀的DLC膜层,适合光学应用。

 

关键参数:

沉积温度(通常<200℃以避免损伤光学基底)

气体比例(如甲烷+氩气混合)

偏压电压(影响膜层致密度)

 

5. 未来发展趋势

DLC镀膜仍在不断优化,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包括:

掺杂DLC(如Si-DLC、F-DLC)以提升特定波段的性能

纳米复合DLC(结合其他材料,如氮化硅)以增强机械性能

超低应力DLC(避免膜层开裂,提高耐久性)

 

DLC镀膜凭借其超高硬度、优异的红外透过率和化学稳定性,成为高端光学镜片的理想选择。特别是在8-14μm红外波段,它能够与AR镀膜协同工作,实现>88%的高透过率+超强耐磨性,适用于军工、医疗、激光等严苛环境,随着镀膜技术的进步,DLC有望在更多光学领域替代传统镀膜,成为下一代高性能光学器件的关键材料。

标签: DLC镜片镀膜
电话咨询
邮件咨询